请留下您宝贵的信息
  • 400-0379-586

企业动态

轴承常见失效特征及产生原因

  • 2020/5/13 20:26:10

轴承作为机械设备的重要零部件,使用过程中失效是常见的问题,一般滚动轴承失效原因是比较复杂的,会设计到各方面的专业知识,有早期失效,使用过程中失效等。为了大家能够方面的了解到自己机械轴承的失效问题,中华轴承网通过对专业知识的了解,分享出轴承常见的失效图文情况,相应的失效特征以及轴承失效产生的原因。

1、轴承擦伤——金属表面因滑动摩擦而产生的表面金属迁移现象。

轴承擦伤的形态特征:在零件相互接触的表面上,沿滑动方向产生的机械摩擦损伤,有一定长度和深度。

轴承擦伤的产生原因:轴向预紧力过大或轴承游隙过小,润滑不良或密封不良。

2、轴承划伤——硬性颗粒及硬物棱角在轴承表面滑动而产生的表面线状机械性损伤。

轴承划伤的形貌特征:呈线状、光亮、无方向性,有手感。

轴承划伤的产生原因:粗鲁作业,润滑剂含杂质,密封不良。

3、轴承点蚀——金属表面呈分散或群集状的细小坑点。

轴承点蚀的形貌特征:产生于滚动接触面上,呈黑色针孔状凹坑,有一定深度,个别存在或密集分布。

轴承点蚀的口产生原因:润滑不良时,在滚动接触应力的循环作用下,金属亚表层夹杂物或炭化物形成应力集中,进而产生微观裂纹,并逐渐发展成凹坑状的微小剥离。润滑剂含杂质,密封不良。

4、轴承磨耗——零件在摩擦作用下,金属表面材料被去除的现象。

轴承磨耗的形貌特征:产生于滚动接触面上或引导面上,呈磨合状的浅沟槽,表面光亮。随着滚动接触表面的磨耗发展,轴承游隙增大。

轴承磨耗的产生原因:细微颗粒物进入轴承或润滑不良,在滑动摩擦的作用下,零件接触处金属表面材料被磨掉。

5、轴承电蚀——电流通过轴承时,击穿油膜,产生高温,使金属表面局部熔融形成不规则凹坑或沟蚀。

轴承电蚀的形貌特征:电蚀凹坑呈斑点状,有金属熔融现象,深处蓝黑色,呈火山喷口状;轴承运行中形成的电蚀沟蚀呈洗衣板状。

轴承电蚀的产生原因:电流通过轴承(电击伤)。

6、轴承的滚动体卡伤一轴承运行过程中, 滚动体在异物或其他零件的作用下自转或公转受阻时,产生的磨损、裂损。

轴承压痕的形貌特征:凹陷形状与挤压体的形状吻合,有深度,边沿材料凸起光滑。

轴承压痕的产生原因:在过载冲击力或过载压力的作用下,滚道面受滚动体挤压而产生的凹陷痕迹。轴承受到振动、颠簸,滚动体与滚道发生碰撞形成。

13、轴承配合面拉伤——轴承材料装配表 面受到极大的摩擦力时产生的机械性损伤。

轴承配合面拉伤的形貌特征:伤痕与摩擦力方向一致,严重时有金属表面材料位移或表面附着物。

轴承配合面拉伤的产生原因:轴承安装或退卸时,装配倒角过渡不圆滑,过盈量大;可分离套圈在轴承合套时偏斜,滚道与滚子摩擦产生的机械性损伤。

14、轴承辗皮——金属表面由于疲劳而发生的极薄的金属起皮现象。

轴承辗皮的形态特征一产生于滚动面的极薄的起皮或脱落颗粒,强光下有光泽,手搓时有手感;辗皮后的零件表面失去原有光泽。

轴承辗皮的产生原因一 装配不当或润滑不良时,在滚动接触应力和滑动摩擦的作用下,滚动面产生的极浅的疲劳剥落。

15、轴承剥离——金属表面在高接触应力的循环作用下产生的片状剥落现象。

轴承剥离的形貌特征一在滚动面有--定的面积和深度,表面呈凸凹不平的鳞状,边角锐利。

轴承剥离的产生原因一装配不当或润滑不良时,在过载应力的作用下产生的严重剥落。

16、轴承偏载——轴承的内、 外圈错位,只有一列滚动体受力或滚道的一侧受力。

轴承偏载的形貌特征:在滚动面偏一-侧有剥落现象。向心球轴承剥落部位不在沟底而偏一侧。双列轴承只有一列滚道剥落。

轴承偏载的产生原因:装配不当或轴向力过大时造成

  • 上一篇

    外观检查中需要注意那些事项?

  • 下一篇

    滚动轴承—润滑目的及方法

声明 洛阳鸿元 网站地图